在许多父母的眼中,儿童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习,但实际上游戏对于儿童也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
有一个父亲就特别喜欢与自己的孩子做游戏,从幼时的捏橡皮泥、滚球、玩积木、搭房子、拍球,到大一点时的跳皮筋、单足站立、学骑自行车、跳绳、踢毽子,再到玩多米诺骨牌、成语接龙……游戏一直伴随着他和孩子共同成长。这种用游戏伴随孩子成长的方式,不仅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对孩子起到益智作用,还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们都在研究游戏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和影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方法;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夫妇认为,游戏可以满足孩子快乐的需要;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是学习适应后天社会生活的本能;除此之外还有游戏的“复演说”、“觉醒说”、“剩余精力说”等理论。
心理学家对儿童游戏的重视说明了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父母要做到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游戏,充分发挥游戏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家皮亚杰那里得到启发,他从儿童认识发展角度将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2岁的孩子,他们游戏的动力主要在于获得身体和器官上的快感,孩子的游戏形式经常是反复性的动作,绕着屋子里走或跑,反复地扔一个玩具等,这要求父母配合孩子做简单重复的游戏,而不要怕枯燥;
第二个阶段是2~7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通常用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这时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过家家、角色扮演等游戏;
第三个阶段是7~12岁孩子,他们的游戏属于规则性游戏,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能破除“自我为中心”,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父母要注重在与他们的游戏中,引导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聪明在手上。让孩子动手,就是让孩子聪明。事实证明,体验是人特别重要的学习。
我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通过学习而来的。那么,什么是学习?我们可以列出读书、听课、习字、做习题、考试等方法。这些方法固然都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但是,不要忘了,玩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我们大多数人会以为读书、听课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渠道。然而调查表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有10%是通过“阅读”得来的,有15%是“听”来的,有75%是亲身经历获得的!
最近,一个母亲兴奋地给我们讲起她儿子“玩”出来的幸运和机会: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机。我们认为太耽误学习,也影响身体,可是他仍旧钟情于电子游戏,我们的各种劝说和阻挠也无效,玩游戏机的“恶习”一直伴随孩子读中学、考大学,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我们一直认为,假如孩子不迷上游戏机,他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而不是电影学院。另一方面,我儿子从小就爱玩游戏机,我和他爸爸从来就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再三限制。
我们也知道,孩子的游戏越玩越精,成了同龄人中的高手,没有他不知道的游戏软件。这两个月,儿子同时被几家国外的大公司选中,并被许诺高薪聘用。我们自然非常高兴,因为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很难。
一天,儿子在聊天中透露:各大公司争相聘用他的原因就是他的游戏机“玩”得太好了。他不但能玩市场上已有的各种游戏机,还能“玩”正在设计中的最新的游戏软件,并能提出改进、完善和发展新的游戏软件的思路和构想;而各大游戏软件制作公司缺的就是这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玩”游戏经验的人才。
儿子无比感慨地讲道:“没想到我的工作居然是‘玩’出来的!”他还感谢我们父母没有千方百计地“纠正”他玩游戏机的“恶习”。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玩”为什么能“玩”出本事和工作。因为玩是人有兴趣的活动,而兴趣是探究和发现精神的双生子,没有兴趣的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儿童去探究和发现的;其次,“玩”和游戏是一种亲身经历的综合性的活动,常常是又动脑又动手。“玩”和游戏是一种自我发起的活动,自我发起的活动就是最能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文:孙云晓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