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要面对的一件大事儿。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曾经的我一样,对考试心怀恐惧。说恐惧,而不仅仅是紧张,真的不是夸张,——我,曾经中学时常考第一名的学霸,毕业后,经常做的噩梦,就是各种出现状况的考试:没有复习,不会做题,找不到笔,时间不够答不完题⋯⋯
还有比做噩梦更严重的。我就见到过有人因为以极小的分差,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精神失常的真人真事儿。
还有的人,虽然没有精神失常这么严重,但是,因为不会疏导和处理自己的紧张情绪,也影响了自己的命运。比如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她在我们学校很有名,并形成了一种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现象。咋回事儿呢?简单地说,就是,她参加了n次高考,每次平时的摸底考试成绩几乎都是我们重点高中的第一名,基本上是全国大学指哪打哪的成绩,但一到正式的高考,就总是会比平时的成绩低上个几百分。最后一年,原本成绩优异的她,不再尝试复读,选择去读了一个很不理想的大专。究其原因,只有一个:过度紧张,因为太怕自己考不好,结果就真的戏剧性地总是考不好。
所以,如何疏导自己面对考试的种种负面情绪,做好应考前的心理调适,真的对很多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小事儿。
更何况,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心理问题,等待着被我们及时看见和疗愈。
事实上,情绪本身是没有好坏的,每一种真实出现的情绪,都有出现的原因,也都有权利表达自己。我们这里姑且用“负面情绪”这个词,来特指那些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如果处理不当,对我们身心健康不利,并且容易给事情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情绪。比如,恐惧、紧张、焦躁、担忧⋯⋯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负面情绪,比较好呢?
✦✦✦
首先,你要知道,情绪,是灵魂的信使。每一个情绪里面,都暗藏着礼物,哪怕是所谓“负面的情绪”。
透过情绪,我们能看见真实的自己,也能让我们的心理的大大小小的创伤无所遁形。
所以,当一个孩子,面对考试,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心里面,有创伤存在。
也许,是父母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你的身上,给你很多有形无形的压力;也许,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到你的身上,看不见真实的你,看不见你的感受,更在意那些实际的东西:面子、前途、荣耀⋯⋯
反过来说,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太多压力,以平常心来面对考试结果,那么,孩子也不容易感觉压力山大,比如我的孩子,无论考什么样儿基本家长都会接纳,所以他从小到大都面对考试从来都不紧张,结果反而因为保留了对学习单纯的求知心态,进入中学,成绩越来越好。
所以,当面对考试,紧张、恐惧、担心、焦虑之类的负面情绪来袭,我们首先,要允许这些情绪存在,然后,可以深入这些情绪,看看如果给这些情绪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机会,它们有什么话要说。比如,当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自己,会有深层的感受浮现出来,它们也许想说:我好紧张,我好害怕,我害怕我考不好,我害怕丢人,我害怕让爸爸妈妈失望,我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的未来⋯⋯我好累啊,我好压抑,我太累啦,我好困啊,好想好好地睡个觉啊,好想逃避啊,真不想面对啊⋯⋯
你要知道,你每一个细微的感受,都有权利存在和表达自己,这才是健康的经历和释放情绪之道。
但是,我们的父母,可能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没有被允许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他们有从原生家庭带来的跟情绪表达有关的创伤,于是,他们就把这种自我压抑、理智克制、错误的情绪处理方式、对情绪的恐惧和评判,带到对你的教育和陪伴之中。
比如,很多家长会对哭泣的孩子说:给我憋回去!男孩子要坚强!男孩不许哭⋯⋯之类的话。
这样,做为一个孩子,我们就容易不相信自己感受和情绪的正当性,我们就不得不扭曲自己的感受去适应和取悦父母。这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这会让我们慢慢失去跟自己的联结感。
于是,为了避免感知到痛苦的感觉和想法,比如,当父母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时,父母可能会说:不考上好大学,不好好学习,你长大了就得要饭去!那么,孩子如果不会处理被父母转嫁来的恐惧和担忧,那么我们就只好去把自己的感受功能调低,——就好像把音乐开得很大声,故意让自己听不见声音,只不过这个声音是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感觉。
感受和情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能量,是无法被压抑掉的。压抑到身体里面的情绪,会让人能量变低。比如,被压抑起来的沮丧,会改变人体内的化学成分,让荷尔蒙、酵素和神经传导素等分泌缓慢,而这些成分又是能让身体和心理觉得有能量和快乐的因子。于是,越压抑沮丧,快乐因子分泌就越缓慢,恶性循环之下,就会让人卡在越来越没有生气、痛苦、生无可恋的状态中。
所以,亲爱的孩子,当你面对考试和学习,涌起任何情绪,特别是焦虑、紧张、担忧这样负面的、让人不舒服的情绪,一定要找到一个安静的空间,陪着自己,完整地经历这些情绪,让这些情绪能量得到释放和表达,这样,才不会带着负面的情绪负重前行。
✦✦✦
接下来,当我们允许这些情绪表达自己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自己恐惧的来源,主要来自害怕让父母对自己失望,那么,在你一个人的时候,在心里跟父母做一个对话,对他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声音,比如:爸爸妈妈,我好害怕让你们失望,我害怕你们否定我,我好害怕我不够好、比不过别人,你们就不爱我了,我想努力做得好一点,这样你们才会看见我、重视我、爱我,我好恨自己做得不能让你们满意⋯⋯
孩子是看不见自己的,我们通过父母的眼睛看见自己。
所以,如果不能让父母满意,不能满足父母的期待,不能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我们就可能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真的“不够好”。
但是,真相不是这样的。
父母的期待,不一定是合理的。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你用会不会爬树的标准来要求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感觉自己愚蠢。
也许,我们是一条鱼,我们的天地是广阔的大海。
可能,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却是随大流儿的“爬树”,比如考个好大学。
可这个期待并不适合我们,或者,恰恰是父母因为自己的期待,所以在学习的过程里过于结果导向,或者把不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强加给你,破坏你对学习的兴趣,才让你无法单纯地享受学习的乐趣,无法按照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学习,学习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即便是你的父母,也不能代替你去决定和思考。
所以,请允许你焦虑、自责、紧张、恐惧⋯⋯背后的创伤浮现出来。
你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你要跟父母的期待做一个告别,你要拿回人生的主导权,——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只有跟着你自己的感受、你自己的喜欢,你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否则,即便考上好的大学,一个丧失了跟自己的联结的人,一个丢失了自己的人,一个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塑造人生的人,也很难真正地体验到做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