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篇
1.主动适应,重拾节奏
调整生物钟和规律饮食,同时注意调适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并通过主动发言、积极互动帮助自己尽快调整回到校园学习模式。容易厌倦、提不起精神、学习效率低等都是过渡期的正常的表现,不用因此责怪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给自己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
2.正向思维,调适心情。
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可通过听音乐、做运动、写感恩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允许自己存在负面情绪,不排斥或进行自我贬低,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积极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3.增强自信,调整目标。
设置新阶段合适的目标定位,运用任务清单、目标管理等方法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鼓励自我正向强化,提升有效自我管理的愉快感受,增强学习动力。
4.良好沟通,增进人际沟通
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尊重友爱、相互关心与支持、帮助同学、老师。尤其在特殊阶段要多多宽容理解,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遇到困难彼此倾诉,与家人良好沟通,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
教师篇
1.觉察自身,梳理情绪
学会梳理自身情绪状态,正确认识疫情及其影响, 正常化各种不适应的反应,接纳不同情绪,通过调整心理预期、做些有意义的事等修整好心情,为复学维持平稳心态。
2.设计未来,恢复正常
合理作息,正常饮食,规律生活,提早做好准备。身心一体,照顾好身体,情绪也会随之变好,免疫力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3.合理认知,理性担责
正确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能力限度和身心需求。正确认知自己工作的责任和能力的局限,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希望能做一切事,不过度承担责任,以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和负担。
4.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人际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与交流;多与同事相互支持、分享感受;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
家长篇
1.稳定自己,创建氛围。
家长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再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作为家长,要调整心态,平缓自己的情绪。要相信学校、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信心,多传递正能量。情绪是会感染的,有时候家长的焦虑、恐慌会反应在我们的语言上、表情上、行为中。只有我们内心稳定,孩子内心才会稳定。
2.理性引导,树立信念。
家长平时要多反思自己的处事风格,例如:遇到问题时,你是和问题站在一起,嘲笑和打压孩子?还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对抗和解决问题?面对挑战,你和孩子是相互指责、甩锅和拆台,还是彼此帮扶和互助?作为家长,可以主动和孩子聊聊学校、老师、同学,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加强联络,一起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理性的心理信念。
3.抓住时机,激发动机。
家长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或节假日,多陪同孩子读书、游戏、散步、健身、郊游、聊天等。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多共情不批判。跟孩子一起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具体可以尝试用开放式的问答去跟孩子讨论怎么去处理现在的问题,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但不强迫孩子采纳。并以此激发孩子持久的内部动机。
4.正确识别,合理干预。
家长一方面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聆听孩子的心声,另一方面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及时反映孩子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或者遇到无法协调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也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争取家校携手,共同解决孩子成长的问题。
回归校园,从“心”开始
我爱我! 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初夏时节,迎来复学,回归校园,从心开始! 重新回到校园,我们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复学后的我们怎样才能增长心态更加平稳?学习工作更加有效率呢? 首先要接纳当下的情绪状态,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其次,要学会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实现情绪复位。
接纳当下的情绪状态,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我们可能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烦躁等不适的情绪出现,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适度的焦虑紧张,有助于大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积极的暗示和情绪,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来迎接校园生活。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关爱自我,调整心态,共情支持,师生携手共行!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关爱自我,调整心态,共情支持,师生携手共行。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世间美好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过去从没有一次分别如此漫长,更从没有一次回归让我们如此牵挂,经历过一段漫长而难忘的时光,万语千言,我们只汇成一句,再见到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