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通常被认为是最快乐和轻松的阶段,没有成人的烦恼、负担和责任,更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即使经历了令人愤怒、失望的消极事件,产生的抱怨和悲伤也总被理解为“强说愁”,好像这些情绪被理所应当地认为是短暂的,不用管也会很快过去。
但事实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6.4%,其中重度抑郁为7.4%。
但大人们似乎总是很难理解,豆蔻年华里的抑郁。
“小孩子有什么好不开心的,又不用工作。”
“什么不开心,就是矫情。”
“安排事情多一点,就没空瞎想了。”
“别那么脆弱,坚强点就好了。”
“现在孩子生活这么幸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青少年的抑郁,真的是在“强说愁”吗?来看今天这篇文章。
☆ 什么是青少年抑郁症? ☆
“你怎么样啊?”小熊维尼问道。
灰驴依尔的头从左边摇到右边,再从右摇到左边。
“不怎么样呢”,他说,“我好像很久都觉得不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抑郁指的是一种不快乐的弥散性心境,有点像《小熊维尼》中那只优柔寡断的灰驴依尔。抑郁的症状非常普遍,通常也被称为“心灵感冒”。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事件,产生悲伤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但临床诊断中的抑郁症比偶然的忧伤、或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情绪变化要严重得多。
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在中国9-18岁的青少年,约有3000万青少年正在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这一人数远高于抑郁症的检出率,所以,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抑郁情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精神科医生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对生活产生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判断。
☆ 青少年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
01
愤怒情绪
与成年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持续低落的情绪反应不同,青少年患有抑郁症时,最常见的情绪是愤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在家里发疯了一样,就是摔东西、甩门,跟我父母发脾气,威胁他们带我去看医生,我已经求救了两年了。”子烨说,在父母不理解的那段时间里,自伤的念头并不稀奇,外人看起来疯狂的举动,却是她让自己冷静的方法。
愤怒、自伤、尖叫、破坏可能是青少年缓解内心痛苦情绪的一种方式,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快得到来自外界的关注。愤怒的情绪背后,是孩子用尽全部的力气,向我们求救——“我好难受,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02
思维迟缓——脑子好像“锈住”了
愤怒情绪除了向外发泄,也会向内对自己进行“攻击”,导致思维变慢,很难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犹豫不决……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行为减退——我没有力气了
“学校一天一共八节课,我就会在桌子上躺八节课,就是类似于躺在桌子上什么也不想,不是说我在放松自我,而是脑子里真的是空的。”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不同,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这种脱离生活的懈怠感,常常会被周围的人误解为懒惰、不思进取。
抑郁导致的行为减退是不受控制的,即使是把一口饭菜放进嘴里,把手伸进衣服的袖子里,都会耗尽ta的全部力气,更不用说上课、运动等需要大量脑力、体力才能进行的活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自杀想法——痛苦的解脱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会体会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痛苦,并且产生强烈的累赘感。为了减轻心理痛苦,部分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自伤,以及自杀的想法。
“活着没意思”、“我不会再为这件事烦恼太久了”、“死是一种解脱”……这些想法可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反复徘徊,还有的甚至进一步发展出自杀计划。
但究其原因,当青少年表现出轻生意念时,往往是一种求救的信号——因为死亡并不是最终目的,他们更希望得到帮助,摆脱无法忍受的痛苦。
☆ 是什么导致了青少年抑郁症? ☆
01
遗传影响
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那这些父母的孩子与一般人群相比,患有抑郁的可能性高出2-3倍。当父母双方都患有情感障碍时,儿童患抑郁的可能性会更高。
但遗传因素仅仅是一颗“种子”,如果后天环境没有诱发抑郁的“阳光雨露”,抑郁同样不会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
02
家庭影响
《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中提到,家庭原因是导致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首要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家庭功能不全、父母要求过高、父母冲突、父母心理控制等都会影响青少年抑郁的产生。例如,当父母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时,青少年会感受到父母关系不稳定、担心自己的家庭不再幸福,并且由于无法改善父母关系,心中还会产生无助感。尤其是当青少年发现,父母是因为自己而产生冲突时,还会因此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仅会通过父母冲突、亲子冲突等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更是一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累积和叠加。
同时,由于青少年尚未独立,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性,即使是康复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如果其家庭没有同时发生积极的、具有促进性的变化,当青少年再次回到相同的家庭环境中,抑郁复发的几率也会更大。
03
生活压力事件
抑郁和严重的生活压力事件相关,这些事件可能包括:父母离婚、家庭暴力、亲人离世、校园霸凌,等等。它们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其他危险因素一起出现,比如缺乏社会支持、学业压力等。
有时候,一些日常矛盾或不严重的压力事件,例如考试没有考好、和父母吵架、老师批评、朋友排挤等,尤其在不被身边人理解时,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
相比于一般青少年而言,最终发展为抑郁的青少年在抑郁之前经历了明显较多的严重或不严重的压力事件。
☆ 面对青少年抑郁症,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
01
正视:抑郁症≠矫情≠玻璃心≠脆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认识到孩子是生病了,但也只是生病了。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一种和感冒、发烧一样的疾病,它所表现出的症状,是不受孩子控制的。就像感冒时不能抑制的咳嗽与流鼻涕一样。
所以它不是心理脆弱导致的“矫情”。
它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手段和药物,它与其它疾病一样真实,也一样可治愈。
02
理解与支持:累了就休息一下
“那就休学吧,休了学之后好好养一下。”
孩子康复之后告诉妈妈,这句话等于是救了她一条命。因为她当时就在想,如果妈妈要是像其他家长似的,说你就是一个矫情,她可能当时就从窗户上跳出去了。
青少年与成人相比,其实拥有更少的自由。
在面临抑郁带来的痛苦时,受限于学校环境、学业压力、父母教养方式,他们无法自主使用缓解情绪的方法,诸如旅游、与朋友聚会、外出散心;甚至是暂时休学、去医院看医生,都需要先征得父母同意。
所以青少年更需要来自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有时在家长看来似乎很不合理,但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如果家长能够看到,那孩子就不再是孤身一人在与抑郁抗争。
03
放慢脚步,改变需要时间
没有哪位父母希望孩子持续深陷抑郁的痛苦,所以他们倾尽所能地采取行动、希望改变即刻发生。一些父母还会期望,自己一旦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的症状就可以立刻消失不见。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盼,但这也是父母自身的焦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症状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多年的影响,即使发生变化也需要整个家庭长久的、共同的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早识别,早治疗
“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抑郁了。”这是大部分家长得知孩子患有抑郁症时的第一反应。
但事实恰好相反:抑郁的出现并不是毫无征兆,反而是有迹可循、逐渐累积的。
当孩子一段时间持续失落、频繁发脾气、摔东西、不想上学、离家出走时,家长需要警惕,这可能是孩子的求助信号。
如果能够尽早识别抑郁状态,对轻度抑郁或部分中度抑郁青少年来说,仅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就可以得到缓解。
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请带孩子前往当地医院精神科、精神卫生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能够带来的帮助是最大的。
05
生命高于一切
勇敢向父母袒露,常常是抑郁少年自救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甚至是自杀意念时,很多父母依旧不会选择带孩子前往就医,并坚持:“挂在嘴上的自杀,只是说说而已”、“小孩是在用死亡来威胁我”。
但是如果父母错过或忽视了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正在遭受痛苦的青少年就不得不独自面临抑郁,甚至结束生命。
所以如果孩子向父母表露轻生想法,请家长务必重视这一信号,在生命面前,学习成绩、升学考试、他人评价,都会变得不再重要——
因为,“生命高于一切”。
注:本文源自于“明见空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