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我说说他的心里话?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不但不感恩,反而视我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说起学习,我就忍不住吼叫,我们的沟通什么时候才能不卡壳?
我从来不给孩子压力,但为什么孩子不能对我敞开心扉?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似乎总是流于表象,在一些家庭里,孩子与父母的交谈,可能仅仅限于“妈,我写完作业了”“爸,我考完了”“我想吃烤鱼”……
父母当然想更多地了解孩子,但孩子对于学校的事情闭口不谈,更不会轻易向父母泄露自己的一些小心思。甚至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稍微要谈一些深入的问题,双方可能顿时硝烟弥漫,箭在弦上。
孩子为什么不想敞开心扉和父母说说笑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亲子沟通也不例外。沟通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将人际沟通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
一般性交谈是最浅层次的沟通,诸如打招呼、问好等,典型的是“最近还好吗?”“早上好啊!”“你好!”等。
孩子上学之前,打招呼说:“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后,孩子进门只说:“妈,我回来了”。
除此之外,孩子只顾写自己作业或做其他事情,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那么,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可以说就是这种最浅显层面的交流,父母与孩子无话可说,因此根本无从了解孩子。
陈述事实是沟通双方进行信息交换,谈事实,不掺杂感情,尽量不卷入某个话题中。诸如,“你在哪里?”“你做什么工作?”等。
从亲子沟通的角度举例,孩子如果告诉妈妈:“妈,我们老师让您在卷子上签字。”然后就再也不说别的内容,妈妈问的时候,孩子选择回避的态度,那么亲子沟通就停留在这一层面,亲子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
在这一层次的沟通中,双方分享各自的观点、意见、看法、想法,比较客观,仍然缺少感情交流。
比如交谈的一方问另一方:“你为什么这么晚回来?”对方回答:“工作每天都做不完。”
在这一层,交谈中的双方实际上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了。不过如果彼此如果意见、观点不一致,则不容易进入到更深层次沟通之中。
从亲子沟通的角度举例,孩子和爸爸在讨论关于昆虫蚂蚁的问题,他们就各自对蚂蚁的认知发表观点与看法,双方有互动,但仅仅限于看法或观点层面,双方并未因这个话题而进行深入交流。
在这一层级,交谈双方开始分享自己隐藏在观点、意见、判断、想法之外的真正的感受和情绪。沟通到了这一层级,双方有了信心、理解与关心等情感流动,彼此之间也更有好感。于是,彼此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孩子在放学路上告诉妈妈:“妈妈,我今天和同桌闹别扭了,心里不舒服。”
孩子愿意和妈妈一起分享内心的感受,可以说,母子之间在沟通方面较为顺畅,亲子关系也比较和谐。
人际沟通的巅峰就是敞开心扉,沟通中的双方心有灵犀,彼此都感觉对方是最懂自己的人。彼此之间是完全信任、接纳的,彼此都愿意同对方分享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喜怒哀乐。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和谐的、美妙的、默契的、高质量的。
晚饭后,爸爸经常会和孩子一起散步,每次孩子都能跟爸爸滔滔不绝讲一个小时,学校里的事,学习上的事,心里所思所想,无所不谈。爸爸也同样会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经历。爸爸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且更是孩子的成长教练、人生导师。如果亲子沟通处于这个层级,可以说亲子之间的沟通是相当和谐的,彼此赋予力量。
一般来说,当我们初次认识一个人时,我们与对方的沟通模式是由外向内的,即从最浅层开始,随着彼此的了解,一点点深入,从共同的价值观到敞开心扉,无所不谈。但亲子之间的沟通却未必是这个套路,一些情况下是由内向外的。
亲子沟通由内向外产生隔阂的过程
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子之间的沟通处于沟通中最深层次,孩子的内心完全是敞开的。但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由于受到批评、指责、否定、命令等负面沟通方式的影响,孩子完全感受不到爱与安全感。接下去,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会逐渐关上心门,与父母沟通时保持一定的界限。严重的情况下,亲子沟通的层次只有最外层的“一般性交谈”,偶尔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因此,父母在沟通方面,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态度与教育理念,使用正面沟通方式与孩子沟通。比如,要理解、尊重、接纳孩子,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经常使用鼓励的正面语言等,当然还要多看书。